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23-12-24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GB5749—200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水质指标由GB5749—2006  的106项调整为97项,包括常规指标43项和扩展指标54项(见 4章)。其中:

增加了4项指标,包括高氯酸盐、乙草胺、2-甲基异苡醇、土臭素;

●  删除了13项指标,包括耐热大肠菌群、三氯乙醛、硫化物、氯化氰(以 CN- )、六六六(总 )、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林丹、滴滴涕、甲醛、1,1,1-三氯乙烷、1,2-二氯苯、乙苯;

更改了3项指标的名称,包括耗氧量(CODn  法,以 O₂ )名称修改为高锰酸盐指数(以 O₂ )、氨氮(以N 计)名称修改为氨(以N 计)、1,2-二氯乙烯名称修改为1,2-二氯乙烯 (总量);

●  更改了8项指标的限值,包括硝酸盐(以N 计)、浑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以 O₂ )、游离氯、 硼、氯乙烯、三氯乙烯、乐果;

增加了总β放射性指标进行核素分析评价的具体要求及微囊藻毒素-LR 指标的适用情况;

删除了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的暂行规定(见2006年版的 4章)。

b)    水质参考指标由GB 5749—2006 28项调整为55项(见附录 A) 。其中:

增加了29项指标,包括钒、六六六(总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林丹、滴滴涕、敌百虫、甲基硫 菌灵、稻瘟灵、氟乐灵、甲霜灵、西草净、乙酰甲胺磷、甲醛、三氯乙醛、氯化氰(以CN- )、亚 硝基二甲胺、碘乙酸、1,1,1-三氯乙烷、乙苯、1,2-二氯苯、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二甲基二 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碘化物、硫化物、铀、镭-226;

●  删除了2项指标,包括2-甲基异苏醇、土臭素

更改了3项指标的名称,包括二溴乙烯名称修改为1,2-二溴乙烷、亚硝酸盐名称修改为亚 硝酸盐(以 N )、石棉(>10μm) 名称修改为石棉(纤维>10μm);

●  更改了1项指标的限值,为石油类(总量)。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5年首次发布为 GB 5749—1985,2006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 水卫生要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要求、水质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生活饮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50.1~GB/T  5750.1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8—199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199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活饮用水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用水。

3.2

集中式供水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

3.3

小型集中式供水

设计日供水量在 1000m3 以下或供水人口在 1万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

3.4

分散式供水

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处理或仅有简易设施处理的供水方式。

3.5

出厂水

集中式供水单位完成处理工艺流程后即将进入输配水管网的水。

3.6

末梢水

出厂水经输配水管网输送至用户水龙头的水。


3.7

常规指标

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

3.8

扩展指标

反映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特征及在一定时间内或特殊情况下水质状况的指标。

4    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a)   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

b)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c)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d)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e)   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4.2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 1和表 3要求 出厂水和末梢水中消毒剂限值、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 表 2要求。

注: 当生活饮用水中含有附录 A所列指标时,可参考表 A. 1中该指标的限值评价。

表 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序号

指标

限值

微生物指标

1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CFU/100mL) a

不应检出

2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 CFU/100mL) a

不应检出

3

菌落总数/(MPN/mL CFU/mL) b

100

毒理指标

4

/(mg/L)

0 . 01

5

/(mg/L)

0 . 005

6

六价/(mg/L)

0 . 05

7

/(mg/L)

0 . 01

8

/(mg/L)

0 . 001

9

氰化物/(mg/L)

0 . 05

10

氟化物/(mg/L) b

1 . 0

11

硝酸盐( N计)/(mg/L) b

10

12

三氯甲烷/(mg/L) c

0 . 06

13

氯二溴甲烷/(mg/L) c

0 . 1

14

二氯 溴甲烷/(mg/L) c

0 . 06

15

三溴甲烷/(mg/L) c

0 . 1


16


三卤甲烷三氯甲烷 氯二溴甲烷二氯 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 c

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

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

比值之和不超过 1

17

二氯乙酸/(mg/L) c

0 . 05

18

三氯乙酸/(mg/L) c

0 . 1

19

溴酸盐/(mg/L) c

0 . 01

20

亚氯酸盐/(mg/L) c

0 . 7

21

氯酸盐/(mg/L) c

0 . 7

感官性状和 般化学指标d

22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23

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b

1

24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25

肉眼可见物

26

pH

不小于 6 . 5且不大于 8 . 5

27

/(mg/L)

0 .2

28

/(mg/L)

0 .3

29

/(mg/L)

0 .1

30

/(mg/L)

1.0

31

/(mg/L)

1.0

32

氯化物/(mg/L)

250

33

硫酸盐/(mg/L)

250

34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35

总硬度 CaCO 3 /(mg/L)

450

36

高锰酸盐指数 O 2 /(mg/L)

3

37

N/(mg/L)

0.5

放射性指标e

38

α放射性/(Bq/L)

0.5指导值

39

β放射性/(Bq/L)

1指导值

a 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 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当水 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时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

b 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水源与净水技术受限时菌落总数指标限值按 500MPN/mL500CFU/mL 执行氟化物指标限值按 1 . 2 mg/L执行硝酸盐 N指标限值按 20 mg/L执行浑浊度指标限值按 3NTU执行

c 水处理工艺流程中预氧化或消毒方式

采用液氯次氯酸钙及氯胺时应测定三氯甲烷 氯二溴甲烷二氯 溴甲烷三溴甲烷三卤甲烷二氯 乙酸三氯乙酸

采用次氯酸钠时应测定三氯甲烷 氯二溴甲烷二氯 溴甲三溴甲烷三卤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 氯酸盐

采用臭氧时应测定溴酸盐

采用二氧化氯时应测定亚氯酸盐

采用二氧化氯与氯混合消毒剂发生器时应测定亚氯酸盐氯酸盐三氯甲烷 氯二溴甲烷二氯 溴甲 三溴甲烷三卤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当原水中含有上述污染物可能导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超标风险时论采用何种预氧化或消毒方式都应对其进行测定

d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公共事件时经风险评估感官性状和 般化学指标可暂时适当放宽

e 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 β放射性扣除40 K后仍然大于 1Bq/L),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


表 2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序号

指标

与水接触时间/

min

出厂水和末梢水

限值/(mg/L)

出厂水余量/ (mg/L)

末梢水余量/

(mg/L)

40

游离氯a,d

≥30

≤2

≥0 . 3

≥0 . 05

41

总氯b

≥120

≤3

≥0 . 5

≥0 . 05

42

臭氧c

≥12

≤0 . 3

≥0 . 02

如采用其他协同消毒方

消毒剂限值及余量

应满足相应要求

43

二氧化氯d

≥30

≤0 . 8

≥0 . 1

≥0 . 02

a 采用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消毒方式时应测定游离氯

b 采用氯胺消毒方式时应测定总氯

c 采用臭氧消毒方式时应测定臭氧

d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时应测定二氧化氯采用二氧化氯与氯混合消毒剂发生器消毒方式时应测定二氧化 氯和游离氯 两项指标均应满足限值要求至少 项指标应满足余量要求


表 3    生活饮用水水质扩展指标及限值


序号

指标

限值

微生物指标

44

贾第鞭毛虫/(/10L)

<1

45

隐孢子虫/(/10L)

<1

毒理指标

46

/(mg/L)

0 . 005

47

/(mg/L)

0 . 7

48

/(mg/L)

0 . 002

49

/(mg/L)

1 . 0

50

/(mg/L)

0 . 07

51

/(mg/L)

0 . 02

52

/(mg/L)

0 . 05

53

/(mg/L)

0 . 0001

54

/(mg/L)

0 . 01

55

高氯酸盐/(mg/L)

0 . 07

56

二氯甲烷/(mg/L)

0 . 02

57

1,2 -二氯乙烷/(mg/L)

0 . 03

58

四氯化碳/(mg/L)

0 . 002

59

氯乙烯/(mg/L)

0 . 001

60

1,1 -二氯乙烯/(mg/L)

0 . 03

61

1,2 -二氯乙烯总量/(mg/L)

0 . 05

62

三氯乙烯/(mg/L)

0 . 02

63

四氯乙烯/(mg/L)

0 . 04

64

六氯丁二烯/(mg/L)

0 . 0006

65

/(mg/L)

0 . 01

66

甲苯/(mg/L)

0 . 7

67

二甲苯总量/(mg/L)

0 . 5

68

苯乙烯/(mg/L)

0 . 02

69

氯苯/(mg/L)

0 . 3

70

1,4-二氯苯/(mg/L)

0 . 3

71

三氯苯总量/(mg/L)

0 . 02

72

六氯苯/(mg/L)

0 . 001

73

七氯/(mg/L)

0 . 0004

74

马拉硫磷/(mg/L)

0 . 25

75

乐果/(mg/L)

0 . 006

76

灭草松/(mg/L)

0 . 3

77

百菌清/(mg/L)

0 . 01

78

呋喃丹/(mg/L)

0 . 007

79

毒死蜱/(mg/L)

0 . 03

80

草甘膦/(mg/L)

0 . 7

81

敌敌畏/(mg/L)

0 . 001

82

莠去津/(mg/L)

0 . 002

83

溴氰菊酯/(mg/L)

0 . 02

84

2,4-/(mg/L)

0 . 03

85

乙草胺/(mg/L)

0 . 02

86

五氯酚/(mg/L)

0 . 009

87

2,4,6 -三氯酚/(mg/L)

0 . 2

88

苯并(a)/(mg/L)

0 . 000  01

89

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基/(mg/L)

0 . 008

90

丙烯酰胺/(mg/L)

0 . 000 5

91

环氧氯丙烷/(mg/L)

0 . 000  4

92

毒素-LR藻类暴发情况发生时/(mg/L)

0 . 001

感官性状和 般化学指标a

93

/(mg/L)

200

94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 . 002

95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 . 3

96

2 -甲基异莰醇/(mg/L)

0 . 00001

97

土臭素/(mg/L)

0 . 00001

a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公共事件时经风险评估感官性状和 般化学指标可暂时适当放宽


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


5 . 1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水源水质应符合 GB3838要求。

5 . 2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水源水质应符合 GB/T14848 — 2017中第 4章的要求。

5 . 3    水源水质不能满足 5 . 1 5 . 2要求,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但限于条件限制需加以利用时,应 采用相应的净水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本文件要求。


6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应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规定。


7 二次供水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符合 GB17051规定。


8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要求


8.1 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 生活饮用水,应符合 GB/T17218 — 1998中第 3章的规定;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消毒 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规定。

8.2 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17219 — 1998中第3章的规定。


9 水质检验方法


各指标水质检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按照GB/T5750.1 执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按照GB/T5750.2 执行,水质分析质量控制按照GB/T5750 .3执行,对应的检验方法按照 GB/T5750. 4~GB/T5750.13 执行。


A

(资料性)

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见表 A. 1 。

表 A. 1     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序号

指标

限值

1

肠球菌/(CFU/100mL或 MPN/100mL)

不应检出

2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FU/100mL)

不应检出

3

/(mg/L)

0 . 01

4

氯化乙基汞/(mg/L)

0 . 0001

5

四乙基铅/(mg/L)

0 . 0001

6

六六六总量/(mg/L)

0 . 005

7

对硫磷/(mg/L)

0 . 003

8

甲基对硫磷/(mg/L)

0 . 009

9

林丹/(mg/L)

0 . 002

10

滴滴涕/(mg/L)

0 . 001

11

敌百虫/(mg/L)

0 . 05

12

甲基硫菌灵/(mg/L)

0 . 3

13

稻瘟灵/(mg/L)

0 . 3

14

氟乐灵/(mg/L)

0 . 02

15

甲霜灵/(mg/L)

0 . 05

16

西草净/(mg/L)

0 . 03

17

乙酰甲胺磷/(mg/L)

0 . 08

18

甲醛/(mg/L)

0 . 9

19

三氯乙醛/(mg/L)

0 . 1

20

氯化氰 CN- /(mg/L)

0 . 07

21

亚硝基二甲胺/(mg/L)

0 . 0001

22

碘乙酸/(mg/L)

0 . 02

23

1,1,1 -三氯乙烷/(mg/L)

2

24

1,2 -二溴乙烷/(mg/L)

0 . 00005

25

五氯丙烷/(mg/L)

0 . 03

26

乙苯/(mg/L)

0 . 3

27

1,2 -二氯苯/(mg/L)

1

28

硝基苯/(mg/L)

0 . 017

29

双酚 A/(mg/L)

0 . 01

30

丙烯腈/(mg/L)

0 . 1

31

丙烯醛/(mg/L)

0 . 1

32

戊二醛/(mg/L)

0 . 07

33

(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mg/L)

0 . 4

34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mg/L)

0 . 3

3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mg/L)

0 . 003

36

多环芳烃总量/(mg/L)

0 . 002

37

多氯联苯总量/(mg/L)

0 . 0005

38

二噁(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mg/L)

0 . 000000 03

39

全氟辛酸/(mg/L)

0 . 00008

40

全氟辛烷磺酸/(mg/L)

0 . 00004

41

丙烯酸/(mg/L)

0 . 5

42

环烷酸/(mg/L)

1 . 0

43

丁基黄原酸/(mg/L)

0 . 001

44

β-萘酚/(mg/L)

0 . 4

45

二甲基二硫醚/(mg/L)

0 . 00003

46

二甲基三硫醚/(mg/L)

0 . 00003

47

苯甲醚/(mg/L)

0 . 05

48

石油类总量/(mg/L)

0 . 05

49

总有机碳/(mg/L)

5

50

碘化物/(mg/L)

0 . 1

51

硫化物/(mg/L)

0 . 02

52

亚硝酸盐 N计/(mg/L)

1

53

石棉纤维 10 μm)/(万个/L)

700

54

/(mg/L)

0 . 03

55

-226/(Bq/L)

1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核心业务/ 企业文化/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2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6070730号